首页 | 新闻动态 | 建设成就 | 代表风采 | 历史回眸 | 视频播报 | 图片记录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建设成就>>正文
突出对俄特色,服务国家战略——第十次党代会以来“专业+俄语”人才培养发展成就
2018-11-28 10:38   俄语学院   (点击: )

自我校召开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在学校党委和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各合作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俄学院、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在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人才培养、尤其是中俄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生管理模式改革,在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和管理服务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加强党建 强化作风 保障学院事业发展

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学院工作的根本保证,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坚持“三严三实”,开展“两学一做”,加持“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学院直属党支部获得2012-2014年度、2014-2016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2012—201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先后7人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先进党务工作者称号,学生党支部获得留学生党建示范培育基地。

改革模式 创新机制 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中俄学院建于2011年5月,依托我校对俄合作优势,开创了“专业+俄语”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引进和借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和教学理念,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从2013年3月至今,共有450余人次俄方专业课教师来我院授课,总学时达29000学时。

学院设有中俄双方院长、中俄双方专业负责人;学生出国留学期间各专业设有俄方管理教师及中方带队教师,学生中设置专业负责人。教学过程中采取阶段性分班制——语言强化阶段为20人小班,专业学习阶段30人;实行每周六天制授课和晚自习答疑制;实施多元化考核体系,采取月考、外籍教师讲授课程小循环考试等灵活的递进式考评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八年间共选派424名优秀本科生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学习。学生成绩优秀,先后有8人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国家级奖项,5人获省级奖项。公派留学学生先后参加国际大学生科研学术研讨会,俄罗斯高校青年论坛,全俄中国留学生代表大会等。截止目前,学院已培养出四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675人,其中获得“应用俄语”双学位者663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98.2%。55%左右毕业生继续在国内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其中包括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乌克兰基辅大学等。

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建于2006年,当时的合作高校为远东国立大学。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将俄罗斯合作高校变更为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采取“1+2”的培养模式,通过双导师、双校园、双学制、双教学计划、双语毕业论文、双毕业证、双学位证等方式,搭建起中俄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桥梁,形成高层次国际化教育合作平台。六年来,已招收数学、经济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物理学、法学、翻译硕士等8个专业硕士研究生197人,已毕业92人;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赴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俄政府奖学金”等国家公派项目赴俄攻读硕士学位或插班学习81人。研究生中43人获得中俄两所高校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还有近10人再次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继续在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攻读副博士学位。

立德树人 学风优良 学生管理成效显著

学院以教学为中心,紧紧围绕“专业+俄语”的人才模式改革,狠抓人才培养质量和院风、教风、学风建设,致力于打造具有中俄学院特色的学风建设模式。通过集体备课制、学院领导听课等保证授课质量,在学校率先实行了无手机课堂制度,对学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坚持学风氛围营造,坚持通过开展晨读、晚自习等学生自主学习形式,进一步巩固课堂学风建设的成果。

坚持公开、公正、公平、严格、合规的原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留学生选拔、培训、管理体制,每年公派出国选拔均做到零投诉。同时,学院不断完善留学生出国前的培训工作和管理工作,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留学生出国前培训工作,增强留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帮助留学生打造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专门配备带队教师,组建留学生党小组、留学生学生会,做好留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留学生在国外期间文化活动的组织,促进中俄大学生思想和文化的融合。

专兼结合 引育并举 国际化师资建设有序推进

学院积极探索构建开放式的师资队伍。从试点学院和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的角度和需求出发,按照采取中外教师并行、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并行、院内教师和校内外教师并行,共同授课、协调管理的模式。学院专任俄语教师达14人,其中博士5人,还引进生物专业和数学专业教师各1人,平均每年在中俄学院授课的中方教师约150人,俄方高校教师80-100人。除本院俄语教师外,每年聘用俄语外教4-6人,长期或短期聘任其他学院(部)的俄语教师、博士研究生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高校的优秀俄语教师几十人次。

学院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实行中方教师辅助外教课程以及青年教师助教助研助管制,每年定期组织培训,鼓励青年教师提升学历,提高科研能力。目前有4人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3名青年教师在俄攻读俄语、生物学和数学专业副博士。鼓励全体教师全面投身于学校外语学科双一流建设,近年来青年教师主持或参与省级、厅级和校级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十余项,参与两部中外合作教材的编写,全面提高了本土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综合业务能力。同时,学院2014-2018年四次获得国家外专局资助,先后共派出中俄学院以及全校各学院教师团队42人赴俄罗斯进行暑期培训,效果良好。

学院积极引智引教,丰富国际合作内涵。从2014年起通过国家外专局高端人才、教科文卫等项目,共吸引74名来自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和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俄罗斯专家实施教学与科研一体化,定期举办外方专家与黑龙江大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的研讨会、科研对接会,学术报告会,提升了我校师生的国际化水平,也扩大化学、生物学、数学、法学等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在加强协同创新的同时,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加快了黑龙江大学国际化高水平大学建设。

科学管理 以人为本 行政群团工作效果突出

学院行政管理力求严谨、周到、细致、规范,几乎每周都要接送外籍专家2-3次,每个月都要安排专家进行文化考察,国际合作的常态化体现在每年近200次外籍教师的迎来送往,教学和生活的安排,体现在每年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派出工作上。

学院领导班子能切实维护教职工利益,主动听取群众意见,以工会活动为媒介组织教师春游、生日会、新春联欢会等,进一步发挥工会对推动学院中心工作的作用,提高了学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关心中外教职员工学习、生活,关注舆情,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学院教职工人数虽少,但却能踊跃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2014年在首届教职工健身气功“八段锦”会操中获三等奖。2013-2015年获得校工会先进集体称号,2人次获工会先进个人和支持工会工作的优秀中层领导干部称号。

中俄学院、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全体师生不忘初心,锐意改革,砥砺奋进,聚焦质量提升,实现内涵发展,构建了中俄之间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在国际教育和科研合作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黑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统战部  地址:哈尔滨市学府路74号
电话:0451-86609105  邮编:150080